太极者
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

2016年02月的文章

太极拳的人体结构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太极拳的人体结构

阅读(7032)

太极拳的基本身法要求,就是完全符合人体结构的,因此说太极拳的运动具有科学性。太极拳的身法要求为沉肩坠肘(上肢)、松胯提膝(下肢)、竖腰立顶(躯干)、含胸拔背(胸背)、裹裆溜臀(髋关节)、顶头悬(头部)、虚领顶劲(头部)等等。下而分别谈谈其与...

“胸背肩肘腰手脚”开合的意劲状态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“胸背肩肘腰手脚”开合的意劲状态

阅读(10995)

开合是拳势刚柔、化发的动力。意气合时,体表、四梢之气收合屯聚于体内,使体内之气实而强,体表及四梢之气虚而弱,气弱者势必柔,所以外显的肢体动作轻灵柔和,即陈长兴所说的“气屯于内,而外现轻和,柔势也”,因柔而适于化解对方来力。又因意气合时收腹提...

为什么做不好引进落空?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为什么做不好引进落空?

阅读(8860)

      练太极拳出功夫其实也不是太难的事,以前有个叫杨露禅的前辈,感觉上应该没啥文化,估计就算识字,也就认识“杨露禅”三个字。就这样一个文化层次,也练出了绝世神功,后来在北京人称:杨无敌。所以一看到有人说什么太极拳是文化拳、知识拳,我就...

站桩~入门介绍和说明-我爱太极
太极大师

站桩~入门介绍和说明

阅读(10662)

         站桩即身体如木桩站立不动,起源于古宗教仪式。是中国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历代武术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视,如马步桩,在少林武术和一些南派拳种,就将其作为一种基础性训练。所谓“未习拳,先蹲三年桩”,在内家拳中坚形意拳中...

抓住松腰,到一定程度就会明白虚灵顶劲、含胸拔背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抓住松腰,到一定程度就会明白虚灵顶劲、含胸拔背

阅读(4040)

   先前我对腰胯初步松开的感觉是屁股往下一掉。期间受了点伤,只能休息,7月底伤差不多好了,伤好了就又可以练了,于是重操旧业。练了十来天,我明白了什么叫单腿太极,就是虚腿虚到可以落地,也可以不落地,丝毫不加重实腿的紧张度,实腿依然放松站着。...

“炼”是把自己搞明白,“打”是把别人搞明白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“炼”是把自己搞明白,“打”是把别人搞明白

阅读(9014)

内家拳要系统地学,不能指望有个什么秘诀一蹴而就;练拳要整个地练,注重局部就练不出来了。比如常有人问松这松那的,告诉他没有局部的松,松都是一体上下内外身心,真松下来就是专气致柔如婴儿。练拳一开始就是把规矩心里都摆正了,其实你压根做不到,待身心...

“顶头悬”是从入门过渡到中级阶段的关键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“顶头悬”是从入门过渡到中级阶段的关键

阅读(6342)

师爷曾说过,“头”乃统领全身,但练功时总是说不到“头”,因为徒弟们练不到一定层次,头竖不起来,说也理解不了。这句话对我有了启发,也就是说,“顶头悬”是八卦掌功夫的关键,不管你练多少年,头顶不起来,就不能做到全身一体之劲。既然与过去的人相比,...

高效松腰的方法--吊裆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高效松腰的方法–吊裆

阅读(8630)

  “横以用竖,竖以济横”,道明了“横顺”劲力之间的密切关系!横劲,多为胯肩之劲,竖劲,多为“蹲起”之劲,带身体的重量,故而比较霸道,为攻坚克敌之主力军。加上关节缝开,大筋崩弹发力,则如同催化剂一般,将身体的重量如同弹丸般打击,攻击力发挥到...

练出颤劲后,慢慢就会有骨肉分离感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练出颤劲后,慢慢就会有骨肉分离感

阅读(10479)

  劲上脊背,如虎豹腰胯。猫科比犬科厉害,一个主要原因是犬科只有胯而猫科还有腰,腰就是大龙。猫科动物的腰能瞬间隆起如弹簧,犬科就只有四肢踞地的一扑,故猫科除了勇还占了个灵。说藏区某地一野豹夜闯牧场,咬死八个藏獒全身而退,就多了这个灵字。小猫...

解析杨澄甫先生“动手便非太极拳”-我爱太极
太极杂谈

解析杨澄甫先生“动手便非太极拳”

阅读(6061)

太极拳劲路锻炼路线——解析杨澄甫先生“动手便非太极拳” 杨澄甫先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太极拳经典成语,“练太极拳者不动手。动手便非太极拳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。郑曼青先生于1947年出版的《郑子太极拳十三篇》一书中公开了杨澄甫先生的这一句话,...

太极者 无极而生 动静之机 阴阳之母

我爱太极